一、 大赛主题
本次大赛将以人文与科技创新为主题,鼓励参赛选手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以智能硬件、机器人、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解决在社区、教育、环保、运动、健康、能源、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打造具有社会和产业价值的创新作品。
二、 参赛对象与要求
1.厦门大学的学生,厦门及周边地区其他高校的学生和已工作创客,不限院系、不限专业、任何有创意,敢追梦,爱创造的学子与创客都可以参加,尤其是具有新闻宣传、艺术、市场营销、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医学、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特长的学子与创客。
2.参赛者可以团队形式也可以个人形式报名。参赛者可以在报名前组队,也可在活动现场组队。无论是否在现场组队,团队的所有成员必须在活动现场出现。
3.参赛作品须以团队为单位提交,每个团队的人数不得超过5人,大赛鼓励跨校跨专业组队,鼓励学生与已工作创客混合组队,每个团队至少应有三个以上不同专业或院系的同学或创客组成(同一学院视为同一专业),但各个参赛队队员不可重复组队。
4.在报名阶段,每个参赛者/团队可以申报不超过2个创意,参与评审,但每个参赛队最终仅能提交一件作品。
5.参赛者有责任了解其出席并参加此次活动的合法权利与义务。
三、 比赛地点
厦门大学曾厝垵学生公寓图书馆
四、 比赛方式及赛程安排
1. 参赛报名 (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晚24时)
2. 创意初筛,组委会将从提交的创意中选出20-30个左右兼具创新性与可实现性的创意。(12月16日公布结果)
3. 第一阶段培训及创意评选:创新冲刺工作坊(12月17日)
9:00 -9:20大赛启动及赛程说明
9:20 -9:50 泛厦门场景的创新机会
- 岳路平
9:50 -10:10 E-mola 无界创造力
-林湐淞
10:10 -10:20 茶歇,想法陈述预登记
10:20 -10:50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加速模式
-李洪刚
10:50 -11:20 行业创新机遇
-蔡晓鹭
11:20-11:50 30秒创意陈述,每个有想法想要落实的都可上台陈述,每个想法30秒时间
11:50-12:00下午议程安排说明
12:00-13:00午餐,创意超市、头脑风暴、组队
午餐前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张贴在四周,形成创意超市,利用午餐时间相互讨论组队等。
13:00-13:20 全场投票,留下晋级队伍
13:20 -13:30 设计冲刺准备
13:30 -17:30 设计冲刺活动,透过设计冲刺,发展产品概念原型,最后透过视频,文字广告,报道等方式呈现项目(每个团队90秒)
-陈庆泓
4. 项目第二轮补充报名
若你的创意在第一软报名未被选中,但又很想继续完善,或者错过了第一轮报名,可以自行组织一个3-5人的团队,提交完整作品方案,只要通过评审导师评审,就可以参赛。
报名时间: 12月18-21日
报名方式: 队长将团队信息及作品完整技术方案发送到邮箱maker@xmu.edu.cn
名额限制: 每个团队最多5人,其中1人为队长。
资格要求: 有想法,懂技术,好张罗,只要你有一颗创客的心并愿意为之付出行动,无所谓来自那里,去向何处,都欢迎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5. 项目持续改进(12.18-12.22)
每个团队队长注册并提交项目,网址:(http://maker.xmu.edu.cn),在网上更新项目的详情,根据导师的反馈持续改进项目。若有需要可以向厦门大学-英特尔-火炬创客中心借用INTEL EDISON, INTEL GALILEO、INTEL MINNOWBOARD、INTEL CURIE ARDUINO 101、INTEL REALSENSE、树莓派开发板及相关配件。
每个团队在12月21日8点之前需提交项目的技术实施方案。
12月22日早8点之前需提交项目的宣传展示页面
6. 第二阶段项目路演:(12月23日)
10:00 -11:00 项目介绍(每组30秒)和专家辅导,项目样机展示
11:00 -11:30 众筹介绍
11:30 -13:00 午餐,小组项目讨论
13:00 -16:00 项目改进,众筹页面讨论
16:00 -17:00 项目呈现,参赛队互评,专家点评
(每个参赛队可以投票给除自己之外的其它5个不同项目,其权重占总分的10%,现场评委评分占90%)
17:00-17:30 闭幕及颁奖
7. 大赛现场评审标准(
参赛队互评占20分:每个参赛队员可以投票给除自己之外的其它1个不同项目,得票最高的队获得10分,其他队得分=10*得票数/最高票数
评委评分占90分,每个项目作品的得分为所有评委评分的平均分*90%,评委评分应充分考虑创客作品的可实现性,作品创意利用现有技术应是可行的。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评选标准 |
注意事项 |
权衡 |
作品创意优势
|
n 作品对创意点的呈现是否能一下打动人心? n 作品的创意点是否非常聚焦?创意点的设计和实现思路是否清晰? n 在未来半年内,作品整体形象展示是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扩展空间 |
最高60分(优秀54分以上,良好48分以上,一般42分以上) |
作品的应用前景 |
n 该作品变成产品后,是属于一种满足特定需求的颠覆性产品还是一种增量式的产品? n 该作品在未来2年能够打磨成为一款有特色的产品的可能性? |
最高20分(优秀18分以上,良好16分以上,一般14分以上) |
作品技术可行性和完整性 |
n 作品的创意原型是否完全展示了创意点的核心功能? n 作品的原型是否有一定的制作难度和复杂度? n 作品的创意点在实现上是否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或技术门槛? n 在未来半年内,作品的创意点在技术实现上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n 作品是否使用英特尔平台实现,或有可能基于英特尔平台进行改进 |
最高20分(优秀18分以上,良好16分以上,一般14分以上),已用或可用英特尔平台实现的可加2-3分。 |
五、 大赛奖励
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若相应奖项未被评出,则奖项名额顺延至下一级奖项中。大赛奖金由派美特独家赞助提供。
一等奖1队,奖金4000元;
二等奖2队,每队奖金2000元;
三等奖3队,每队奖金1000元。
六、 报名方式
1.在线报名:点击此处报名
2.邮件报名:团队报名参赛请填写附件“2017厦门大学创客大赛团队报名表”。如暂未组队或成员未满5人,支持活动现场组队,个人报名参赛请填写附件“2017厦门大学创客大赛个人报名表”。请将报名表于2017年12月15日晚24时前发送到邮箱:maker@xmu.edu.cn。邮件命名为:厦门大学创客大赛报名
报名咨询:陈同学,电话:15396265532,QQ:1751576252
七、 比赛用餐安排
大赛为参赛者提供12月17日和12月23日的午餐。外地参赛人员住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八、 作品要求
1.原型作品基于各类开源软硬件平台完成,并可根据作品需求向厦门大学-英特尔-火炬创客中心申请借用。
2.在活动期间,各个团队或个人在此期间可以自由规划,完成作品的创意与制作环节。
3.活动期间厦门大学-英特尔-火炬创客中心为选手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场地、设备、物料和技术等方面的必要支持。大赛导师也将提供线上或线下的技术支持与辅导。
4.作品应基于组委会公布的活动主题进行创意与制作,作品应最终呈现为符合活动主题内容和技术要求的实物样机。
5.大赛谢绝已经商业化的(即已完成作品的概念规划和框架设计,而已进入基于市场化运作的项目精细开发阶段)或者已经获得包括但不限于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等投资性的资助、奖励、借贷或股权性投资的项目参与。
6. 大赛谢绝其他比赛已获奖的作品不做任何实质改进,或者核心创意与原作品创意无实质差别的项目参与。本次大赛仅对比赛过程中作品的增量部分进行评审。
九、 知识产权:
1.参与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且内容符合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参与者同意对违反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遭致的请求和索赔负全部责任,并保护活动的举办者、协办方及其承办方、代理人并为其辩解,使其不受任何损失赔偿的请求或追述。
2.参与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与者所有,但应适当兼顾到竞赛主办和承办单位的权益。厦门大学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拥有免费使用参赛作品进行演示、部分或全部出版的权利(不涉及技术细节),活动承办单位也拥有上述权利。如果主办或承办单位以其它目的使用参赛作品,需与参赛团队协商,经参赛团队同意后,签署有关对参赛作品使用的协议。在同等条件下,大赛赞助方享有作品知识产权转让的优先权。在可适用的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主办方保留本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厦门大学创客大赛组委会
厦大-火炬极客空间
厦门大学-英特尔-火炬创客中心
2017年12 月 4日